•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84期
    来源:陕西省中医医院肺病科  日期:2019-12-05  
  • 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穴位贴敷与肺系疾病的防治


    1、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俗而言,就是“冬天好发的疾病,选择在夏天治疗”。分而言之“冬病”是指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在于寒邪强盛和阳气受损“夏治”是指夏至后三伏天期间通过中医传统方法生发阳气,培本固元,以驱散至夏未退之寒邪,恢复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减少其在秋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乃至不再发病,这就是冬病夏治。2、为什么要“冬病夏治”?

    中医认为,夏天的阳气旺盛,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驱赶出来。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通过“冬病夏治”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加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病情好转,控制冬病发作或减轻冬病发作的程度。3、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

    肺系疾病中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变异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者,这些疾病发作时表现为“咳、痰、喘”等症状,故常称为“咳喘病”,这些病大多随季节变化呈现冬重夏轻的特点。此外,冬季易发的感冒、平素怕风怕冷等属于虚寒体质者,在夏天里进行预防性治疗也有较好效果。

    4“冬病夏治”有哪些具体内容?

    多数人眼中的冬病夏治往往只是去医院贴块膏药,实际上冬病夏治包 括穴位贴敷、内服中药、穴位注射、灸法、拔罐刮痧、饮食疗法等多种方法。“冬病夏治”具体的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在“三伏”季节,阳气旺 盛之时,采用辛温香燥之药物,取其同气相求之机理,收复耗散之正气,散 其“宿根”之邪气,使正气渐复,阳气渐旺,抗病力增强,以清除肺中之寒饮“宿根”,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二是在咳喘的缓解期,通过服用温补阳 气的药物,以振奋阳气,提高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复发次数,或减轻发作时 的症状,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5、群众为何喜欢“穴位贴敷”?

    中药穴位贴敷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因其操作比较简单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穴位贴敷所选药物大多具有辛温扶阳、祛寒逐痰、平喘通络的作用,在特定经络穴位上贴敷,人体得天阳之助及药物阳气的疏通温阳利气,驱逐内伏寒邪,补益人体正气,从而起到调整机体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以防冬春季发病。现代研究也表明,贴敷疗法可以调节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使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内分泌功能有所改善,提高机体抗病力,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吸收,直接或间接反射性地调整神经系统功能,利于机体康。6、怎么进行“穴位贴敷”?

    尽管穴位贴敷操作比较简单,但并不意味着冬病夏治可以任意进行。要想取得好的疗效,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是贴敷时要辨证取穴,要根据病的种类、病情的轻重确定贴敷的穴位,不能单纯地固定几个穴位一贴了之。其次是药物要合理配方,由专业人员炮制、密封保存。再次是贴敷时要由专业医师操作,认准穴位贴敷。最后是贴敷时还要考虑个体差异因素,如吸收能力、过敏体质及耐受性不同等,贴敷的时间长短也应有所变化。因此,自己在家别乱贴敷。

    7“穴位贴敷”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医讲究治养结合。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饮食、生活等多方面有所节制。敷贴期间应不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食物,禁食鱼、虾等水产发物,禁绝烟酒,少吃或不吃冷饮,以免体内寒气凝滞。睡眠要充足,以放松肌肉,缓解情绪。另外,贴敷后不宜去空调房,因皮肤遇冷后毛孔收缩会影响药物吸收。冬病夏治应连续治疗3个以上的夏天效果最好,仅仅依靠一个夏天的治疗是不够的。8“穴位贴敷”有哪些禁忌症?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等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中医辩证属阴虚火旺证;孕妇及三周岁以下儿童,均不适宜做贴敷。9“穴位贴敷”有副作用吗?

    进行冬病夏治,贴敷处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这些情况可能会使患者产生错觉,以为产生了副作用。对此,接受治疗者应有思想准备,在药物贴敷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感。这是药物渗入表皮的正常反应。有的人在贴敷后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甚至起水泡,这是药物被人体充分吸收、穴位敏感所造成的。皮肤起泡,反应强烈者,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也并非起泡越多越好。10、如何加强“穴位贴敷”护理?

    (1)开展穴位贴敷,医务人员应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减轻心理负担,消除对局部皮肤留有疤痕的顾虑取得合作(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患者受凉(3)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劝其不要用手搔抓,须用手掌轻拍患处,防止抓破后发生感染。(4)敷贴4~24h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疼痛难忍,皮肤有水泡,涂烫伤膏或紫药水;若水泡超过0.15cm,应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出液,局部保持清洁、干燥,做无菌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