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87期
    来源:未知  日期:2019-12-05  
  • 爱肝护肝 从点滴做起


    肝脏位于人体的右上腹部,担负着合成、代谢、解毒、排泄等重要功能。病毒、药物、自身免疫等很多因素均可引起肝脏损伤,部分慢性肝炎患者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失代偿、肝癌、肝衰竭等危及患者生命,其中尤其以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危害最大。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等型肝炎,各型肝炎又具有不同的传播及病程特点。我国是乙肝、丙肝大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有1.2亿,基本上占我国总人口的9.09%,其中有1/4是慢性乙肝患者,大约3000万。慢性丙肝病毒(HCV)感染者约3800万人。每年约有一百万病毒性肝炎患者死于肝衰竭或肝癌,已成为全球第9位死亡原因。乙肝病毒传染性非常强,积极做好传染性病毒性肝炎的有效防控,利国利民。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各类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症状多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也可有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按病毒分为丙、丁、戊型。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多为急性发病 , 预后良好。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易转为慢性, 危害较大。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经粪- 口途径传播, 粪便污染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可引起流行。 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 也可 经 日 常 生 活 接 触 传播, 多为散发性发病。乙 肝 可 以 经 血 传播 , 如 输 血 及 血 制 品 、注 射 、 手 术 、 拔 牙 、 针刺 、 共 用 剃 刀 、 共 用 牙刷 、 血液透析、 器官移植等均可传播 。 精 液 、 阴 道 分 泌 物 等 体 液 含有乙肝病毒, 因此 , 性接触等也是乙 肝 病 毒 感 染 的 途 径 。 此 外 , 还可 经 母 婴 传 播 , 如 孕 妇 血 液 中 含有 乙 肝 病 毒 , 胎 儿 在 子 宫 内 及 分娩 过 程 中 可 能 被 感染。 需要说明的是, 接

    吻、 共餐、 共同工作, 共餐共宿舍、 蚊虫叮咬无感染乙肝的危险。

    丙 肝 的 传 播 途 经与乙肝基本相同 , 但体液 中 丙 肝 病 毒 含 量 较少 。 感 染 丙 型 肝 炎 病毒 的 高 危 人 群 包 括 经常受血者、 静脉内吸毒者 、 性 乱 者 、 职 业 献 血者、 经常接触血液和血制 品 的 工 作 人 员 以 及医 务 工 作 者 。 多 次 受血 和 静 脉 内 吸 毒 者 是HCV 感 染 最 危 险 的 因素 。 HCV 感 染 多 见 于青 壮 年 。 儿 童 感 染 后常呈无症状感染状态,40 岁以上中 、老年易呈急 性 肝 炎 。 感 染 或 病后免疫持久性尚不清楚, 但已证实易反复感染 。 注射免疫球蛋白不能使机体免于 HCV 感染。

    乙型肝炎化验检查中的“两对半”指的是什么?

    “两对半”是指检查中有对应关系的五项内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用HBsAg来表示。当血液中检测到它时,表明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用抗-HBs来表示。它的存在表明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免疫力。抗-HBs的出现是一个好信号,具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明乙肝患者将痊愈;二是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了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用HBeAg来表示。它的存在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用抗-HBe来表示。它的存在表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的降低或缓解,传染性降低,但并不表示乙型肝炎已经治愈或没有传染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用抗-HBc来表示。这项检查结果阳性有高滴度和低滴度之分。出现高滴度则表示现存在感染,病毒不仅在复制,同时具有传染性;低滴度则表示既往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何为“大三阳”“小三阳”,何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大三阳”是指在“两对半”的检查中,HB-sAg、HBeAg和HBcAb阳性,另外两项阴性“大 三阳”提示:该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正患乙型 肝炎,并且有较强的传染性。“小三阳”是指在“两对半”的检查中,HBsAg、HBeAb和HBcAb 均为阳性,另外两项阴性。这种情况多提示:该 患者的体内病毒复制已缓解,乙型肝炎已得到控制,病情正在逐渐恢复,传染性已降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症状,HBV-DNA定量低于检测下限,血清转氨酶基本正常者。这些无症状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不属于临床所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也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

    如果乙肝五项检查提示大三阳或小三阳,且HBV DNA定量检查显示病毒复制活跃,但1年内连续行3次以上肝功能检查均显示血清转氨(ALT和AST)在正常范围,这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医学上认为处于免疫耐受期,暂时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这部分人群应每3-6个月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HBV DNA定量、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B超或CT检查,若检查结果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条件,就要开始抗病毒治疗。对年龄>40岁,特别是男性或有肝癌家族史者,即使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强烈建议做肝穿刺活检行肝组织学检查,以确定其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其他疾病而需要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由于上述治疗情况下患者免疫力受到抑制,乙肝病毒可能会活动,因此需加用抗病毒治疗。

    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中为何要定期复查?

    乙肝抗病毒药物治疗需要长期用药,一定 振、皮肤或巩膜发黄等不适应立即就诊,以及要到正规医院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制定治疗 发现疗效不佳原因及其他并发症。不可擅自方案,并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和复 停药、换药,特别是不同种类的药物先后应用,查。一般在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每月复查一次 极易导致对多种药物耐药发生。没有达到停肝功、乙肝五项、HBV DNA定量,第6个月复 药标准自行停药,往往导致病毒反弹和病情

    重。由于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病毒变异后亦可引起病毒反跳导致病情突然加重,因此在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可以结婚、生子吗?

    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正常结婚,配偶婚前做乙肝相关指标检测,对表面抗体阴性以及其他乙肝指标阴性的未感染者在共同生活前接种乙肝疫苗,待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即可结婚。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方式之一,但自乙肝疫苗使用以来,90%左右的母婴传播得到有效阻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女性可以正常结婚生育,孩子出生时做好乙肝疫苗免疫措施即可。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所生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首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接种时间在12小时以内,越早越好,并按照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三针次接种,对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有良好作用。

    如何预防甲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预防应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加强饮水消毒,不喝生水;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不吃被苍蝇、蟑螂污染过的食品;食品要蒸熟煮透再吃;餐具要消毒。不使用新鲜粪便施肥。不在河塘洗甲肝患者衣物。接种甲肝疫苗可以预防甲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是一个缺陷病毒,它自身不会独立繁殖,必须借助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才可以在肝脏内繁殖或者复制,造成肝损伤,我国是丁型肝炎病毒的极低流行区,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中丁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只有1.16%,只要把预防乙型肝炎的工作做好,就可以预防丁型肝炎。 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及血制品;不共用注射器;到正规医院进行口腔疾病治疗;不共用牙刷、剃刀;不去消毒不严格的美容院或诊所进行纹身、穿耳孔等操作。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感染乙肝病毒的妇女怀孕生产时,应采取母婴阻断措施预防新生儿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约80%-95%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接种3针。

    2002年起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第1针应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并完成全程接种。2011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病中心免疫规划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成人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技术指南》,提出我国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人群包括:在职医疗卫生人员、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学生),救援(公安、司法、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接受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者,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性伴),静脉吸毒人群,同性恋者及性工作者等。在此需要补充的是,如果三针完成后不产生抗体,需考虑可能的原因。如果是疫苗的质量或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对早产儿和体弱的婴儿,也可能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必要时可联系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干扰素、白介素。

    意外暴露乙肝病毒后如何预防?

    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6个月内复查;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u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ug)。

    陕西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组稿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乙肝、丙肝患者或感染者进行接触,不会被感染。为了避免传染给他人,艾滋病、乙肝、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也应特别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血液(如外伤出血和月经血)、唾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本人所用剃须刀、牙刷、盥洗用品,不要与他人互相借用。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不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或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针头、注射器可能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共用或重复使用注射器针头、针管、输液管都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注射器的细菌污染还可能导致败血症、心内膜炎以及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细菌性感染。在治疗中要遵循一个原则:如果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就不应要求进行注射治疗。此外,在接受注射治疗时,要监督义务人员进行安全注射,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不用未经消毒的注射针管、针头,不擅自到不正规的诊所接受注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