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103期
    来源:未知  日期:2019-12-05  
  • 关爱牙齿 远离龋病


    根据我国2005年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一百个5岁儿童中就有超过66人嘴里有龋齿,35~44岁中年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到88.1%,而65~74岁老年人患龋率则高达98.4%。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齿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由于龋病发展缓慢,一般情况下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不易受到大家的重视。实际上龋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很大,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病、颌骨炎症、菌血症、败血症、心内膜炎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全身健康。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一些关于龋病的常识及预防龋齿的方法。

    一、什么是龋病?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龋病是在以细菌等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龋病初期龋坏部分硬组织发生脱矿,牙透明度下降,导致釉质呈白垩色。继之病变部位着色,局部可呈黄褐色或褐棕色。随着无机物的脱矿、有机物的不断破坏分解,牙釉质和牙本质软化,最终发生牙体缺损,形成龋洞。龋齿的病变,是由浅到深,由小到大,从无症状到疼痛难忍,逐渐发展加重的。龋蚀发展到牙本质浅层或中层,便在牙齿表面出现边缘不整齐的黑洞。因牙本质小管有神经末梢,遇到冷、热、酸、甜等的刺激,便会有酸软疼痛的感觉。如病变扩大到牙本质的深层,接近牙齿的髓腔,已经形成深龋了,由于龋洞接近髓腔,龋洞内的细菌和细菌毒素容易沿着牙本质小管感染牙髓,而发生牙髓炎,出现剧烈的疼痛。这时,不仅遇冷、热的刺激疼痛。就是没有刺激也自发地疼痛,甚至还会牵扯到面部、头部,夜间疼痛加剧。如果牙髓化脓,会出现持续性的跳痛,使病人坐卧不安,夜不能眠,人们常说的“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就是对牙髓炎症状的典型描述。更严重时则引发根尖周炎、根尖脓肿等,进而侵犯牙糟骨及面部等,甚者可引起颅内感染。因此,龋病跟任何其他疾病一样,也具有积极预防效果好、早期治疗痛苦小、损伤小、花钱少的特点。

    龋齿的发生与口腔不洁有关,如牙齿的位置不好,发育不良,特别是牙面的比较深且窄的沟裂等,都是食物残渣易于积存之处,不容易清洁,是龋的好发部位,须早防、早治。同时,龋齿的发生与年龄也有关。3岁以前的幼儿,多在前牙的

    邻面患龋;3—5岁则多见乳磨牙的窝沟龋;8岁左右,乳磨牙的邻面龋开始增多。青少年多发恒牙窝沟龋和上前牙的邻面龋,而中老年人则多见根面龋。

    二、龋病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龋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保健工作,其基本原则是针对发病因素,采用相应措施。

    1、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改变口腔环境

    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从儿童时期就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小儿可由家长用柔软毛巾或绒布擦洗牙齿,幼儿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刷牙,尽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饭后漱口。其中,睡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要顺刷,即“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这样就可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刷牙后要漱口。不要横刷,横刷容易损伤牙颈部和牙龈造成楔状缺损,而且也刷不净牙缝里的残渣。

    2、合理膳食,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

    我国是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防龋是有困难的。但近年

    来,糖制食品和各种饮料显著增多,大家应养成少吃零食和糖果糕点的习惯,睡前不吃糖,并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多的食物,要尽可能吃些粗粮,对牙面有摩擦洁净的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堆积。硬质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强牙周组织,又能摩擦牙齿咬面,可能使窝沟变浅,有利减少窝沟龋。

    3、谨慎利用氟化物,保护好牙齿

    氟化物可以直接增强牙齿的抗酸性能力,也可改善口腔环境,减少口腔产酸菌的数

    量。氟溶液漱口法适用于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在有医务人员或老师监督下,推荐使用0.2%中性氟化钠水溶液漱口,每周或每2周1次,含漱1分钟,不得吞咽。是较为可行的方法。含氟牙膏刷牙法,一般浓度不超过0.4%氟化钠,儿童每天早、晚各刷牙1次,有一定降低龋齿的效果,较易推广,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佳辅助方法。任何氟化防龋方法,都只能用于水源无氟或低氟区,高氟区不能使用,有氟斑牙的儿童也不应使用。

    4、家庭防龋,牙齿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目前,龋齿发病率以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最高,据调查,每10个儿童中就有8个患龋齿,直接影响儿童健康成长,所以家庭防龋应引起家长和口腔医生的高度重视。首先,预防龋齿应从孕期开始,孕期及时补充高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保证胎儿牙胚的发育。其次,教育儿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睡前不吃糖和零食等。然后,要定期检查口腔,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要求2~5岁儿童,每2~3个月查一次,6~12岁儿童每隔半年查一次,12岁以上儿童每年查一次。最后,婴幼儿食物要多样化,以提供牙齿发育所需要的丰富营养物质,还要注意多咀嚼些韧性大的食物。

    三、治疗龋病的方法包括:

    1、化学疗法,用化学药物处理龋损,使病变终止或消除。

    2、再矿化疗法,用人工方法使已脱矿、变软的釉质再矿化,恢复硬度。

    3、窝沟封闭法,临床操作包括清洁牙面、隔湿、酸蚀、涂布及固化封闭剂。

    4、手术治疗,用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

    5、牙体严重缺损的修复法,如固位钉牙体修复术、嵌体修复术等总之,龋齿发病因素是复杂的,当前还没有一种能够预防新龋发生的最有效的单一方法。因此,预防龋齿要防治结合,既控制新龋发生,又要早发现、早治疗。但随着专家对龋病病因学的认识不断深入,防龋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发展、普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也出现了部分地区龋病发病率下降的趋势。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防龋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希望大家了解龋病及相关常识,关爱自己的牙齿,远离龋病的困扰!